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瓜迪奥拉应该感到庆幸 抢戏的裁判让大家忘了曼城的防守问题

⛳深度:瓜迪奥拉应该感到庆幸 抢戏的裁判让大家忘了曼城的防守问题

08-05
看看这个西班牙人,又将如何应对当下的问题

比赛结束之后,西蒙-胡珀的名字成为了这场比赛的焦点。

原因很简单,他提前吹停了曼城的一次有利进攻,这起发生在伤停补时阶段的争议判罚,让赛后的曼城球员、教练,以及球场之外的媒体和球迷都把注意力锁定在了这件事上。

尽管我们都很清楚,格拉利什的速度不快,当时身旁还有三名热刺球员,而且不吹停,能否进球还是一件死无对证的事情,但很显然,这件事成为了外界更热衷于讨论的话题,从而推导到每一个主教练都很喜欢营造的气氛里:“全世界都在针对我们”。

然而让曼城没能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三粒丢球。
这已经是20天当中,曼城丢掉的第8、9和第10球了。

而且这10粒丢球,让曼城在这20天的四场比赛里,只获得了1胜3平的结果,三场平局全部发生在英超联赛,这是瓜迪奥拉时代从未经历过的状态。

唯一的胜利来自欧冠赛场,还是一场看起来激动人心,但依然艰难无比的逆转胜利。

所以,曼城的防守的确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是他们必须要在短期内重新提高的地方,也是瓜迪奥拉近期内需要面对的最大课题。

毕竟,曼城今年赛程最为密集的阶段就要来了。

纵观热刺的三粒进球,其实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除了第一球略显特殊,发迹自定位球防守,而且孙兴慜摆脱的是多库,后者作为进攻球员,一对一防守中难免出错,后两球的核心要点都一样:

热刺球员在一对一中击败了曼城球员。

第三球不用说了,后上的库卢塞夫斯基冲顶击败阿克,这是进球的关键,而且在发展阶段,年轻的布伦南-约翰逊用速度摆脱年迈的沃克,获得了传中的空隙,这也体现了面对曼城时,一对一成功的重要性。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第二球,发生在转换阶段,曼城后场到处都是一对一:
结果在防守当中,鲁本-迪亚斯面对持球的洛塞尔索,防守选择过于保守,给对手留出了太大的空间,这是洛塞尔索能够起脚、进球的基础。

这也是鲁本-迪亚斯的老毛病了,不足为怪。

实际上对阵莱比锡红牛,奥蓬达的两粒进球也都来自于在一对一当中击败了曼城的防守球员,阿坎吉和鲁本-迪亚斯各一次:


这让曼城开始了近三球才能逆转的困难模式,所以这已经成为了现在对阵曼城的一大关键:

只要你能在一对一中击败眼前防守的曼城球员,你就有机会为球队带来进球。

这句话看似是废话,但其实不然。

因为在进攻当中,在一对一击败防守球员之前,首先要给本方球员建立一对一的环境,才谈得到后续能否击败对手的情况。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曼城的第二个丢球里,鲁本-迪亚斯偏缩的思路不能说完全错误。一对一防守持球人,确实不能无脑上抢、下脚,因为一旦被对手突破,后边不会有人来给鲁本-迪亚斯擦屁股,对手将直接面对门将。

所以鲁本-迪亚斯偏缩正确,这基于其在常规体系里,从小在防守原则中耳濡目染的瞬时判断,限制对手的同时,需要给自己留出一点补救错误的空间。

但问题就在于,曼城的防守体系是常规体系吗?
对阵切尔西的时候,曼城在中卫区域,或者最后一线遍布一对一防守的情况就比比皆是:


对阵利物浦时也一样:


所以对于有实力的球队来说,想要让曼城进入需要一对一防守的窘境是一件不难的事情,切尔西、利物浦、莱比锡红牛和今天的热刺都不断地证明了这一点。

而这一点听起来是很矛盾的,因为曼城作为强队,本该在攻守两端都有极高的水平,怎能让自己轻易陷入一对一防守的状态里呢?

根源就在于瓜迪奥拉从进攻端开展比赛的情况里,我们老生常谈的罗德里。作为后腰球员,在球队需要压上作战的情况下,他在防守中的覆盖效率偏低,这是曼城的一大病根。

罗德里防守效率不足,无法在强强对话当中高效拦截对手的反击,就需要瓜迪奥拉调其他位置的人来弥补,早期的边后卫内收,现在的斯通斯/阿坎吉前压,都是出自这一问题的推导结果。

而这一推导过程的原点又源自哈兰德的加盟。挪威人踢不了伪9,无法融入到中场当中,但这一区域又需要足够的人手来建立两个半扇的进攻,所以从进攻到防守的两端驱动,最终结果只能是从后卫线调人支援罗德里。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外场只有10个点位。

曼城至少需要5个人来控制球权,压制对手,所以在哈兰德必须突前,罗德里必须上的情况下,最后一线就只会有3个人来兜底防守。

想补西墙,就只能拆东墙,而拆掉东墙,自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结果就是曼城会比其他强队,更容易给对手一对一进攻的机会。

上赛季的他们借此达到三冠王的高度,但先发红利不会吃不尽,因为球员无时无刻都在变老。尽管夏天补充了格瓦迪奥尔,但其实在和阿克竞争一个位置的他只是在维持他所在一侧的抗击打能力,并没有提升曼城其他位置,所以在罗德里、鲁本-迪亚斯还在,沃克长了一岁,阿坎吉现在需要上前参与传切的情况下,曼城的防守强度在肉眼可见的降低。

当然了,单论这场比赛,曼城战平的原因不只在防守端。

在进攻端,他们把握机会能力欠佳,多次中柱之余,哈兰德还有很多好机会没有打进门框范围以内:


但凡这些机会里有一次变成进球,这又将是一场刺激、混乱,但拿到了比赛胜利的4-3,然而他们没有做到。

战术上,如果多库没有伤病原因,换下他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就像对阵切尔西时一样,格拉利什的确能够更好地帮助球队控制中场,但临近比赛末段,曼城更需要的是冲击力,以此分散后卫线上的压力,而不是隔靴搔痒式的控制。

多库的进攻选择确实还有提高的空间,但他出脚略乱,至少也能带来制造角球的可能性。

所以,有机会出现的第四球没有出现,但丢掉的三球则是扎扎实实地丢掉了。

曼城在赛后当然有理由对裁判感到愤怒,但热刺其实也有理由对自己感到懊恼,因为千万别玩了,曼城的三粒进球里,有一粒是孙兴慜帮他们打进的。

所以在曼城觉得自己潜在的胜利被毁掉的时候,热刺其实也会如此觉得。
14轮比赛结束之后,曼城丢掉了16球,场均一球以上。

如果这一防守效率无法提高,曼城将在38轮联赛过后丢掉43球,这将可能成为曼城在瓜迪奥拉时代丢球最多的一个赛季,超越其在16-17赛季英超初体验的39球。

那个赛季,曼城仅仅排名联赛第三。

所以就像去年一样,曼城又进入了需要提高战术强度的阶段。在哈兰德的进球效率大致还能保持一球左右,曼城的整体进球效率(2.57)也和上赛季同期和上赛季整体大致持平的情况下,瓜迪奥拉需要提升的是防守强度,毕竟上赛季冲刺阶段,曼城的场均丢球不到半个,和现在比已经天差地别。

这场比赛,大家都在关注裁判问题,瓜迪奥拉可以在一个安静而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思考自己的防守问题,所以可以看看这个西班牙人,又将如何应对当下的问题。